北京:一枚鸡蛋背后有7本账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时常记挂的就是“菜篮子”。1月26日晚,市农业局副局长马丽英接受相关访谈时表示,全市多措并举保障着咱北京的“菜篮子”安全,减少农药残留、控制化肥使用、“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率等多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
一枚鸡蛋背后7本账
近年来,北京市培育出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蛋鸡品种“京红”“京粉”,京系蛋鸡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50%以上,也就是说,国人每吃两枚鸡蛋,就有一枚是来自北京的品种。
鸡蛋生产过程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从生产、消毒、免疫、防疫、诊疗、饲料和兽药使用、无害化处理等养殖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有详细记录,每一枚鸡蛋背后都有7本“明细账”,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安全鸡蛋的生产过程。为保证鸡蛋产品质量安全,经检测合格安全的饲料、兽药才能进入养殖环节;在产蛋环节中,不得使用兽药;鸡蛋出厂前,要经过严格检测,检测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上市。
鱼肉禽奶源头可追溯
当前,鱼肉禽奶等产品进入消费旺季。在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北京市建立了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从养殖环境、投入品种、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均实现了源头可查询、过程可控制、质量可追溯。
在屠宰环节,北京市对猪、牛、羊、鸡、鸭实行定点屠宰制度,全部实现机械化屠宰,对所有屠宰企业派驻官方兽医,依法实施监管。
全市有近5万亩养殖水面,淡水鱼产量4万吨,监管主要抓住苗、料、药、水四个关键点,建好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不定期产品抽检,确保市民吃上“放心鱼”。
同时,为保障首都“奶瓶子”,北京市现有8.4万头奶牛以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迁移到河北、天津、内蒙古、山西等环北京地区近10万头奶牛,为首都“奶瓶子”提供了稳定安全的奶源保障。所有供京奶源基地全部实行饲料源头质检、精准饲喂管理、机械化挤奶,生鲜乳的收购和运输实现了全程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