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鸡涨,鸡苗跟涨,饲料再涨!!!
根据最新消息,国内七家饲料工厂在11月5日迎来了今年第8轮上涨。本次涨价范围依旧围绕猪饲料和禽饲料,上涨幅度达到75-100元,与第7次上涨的50-75元相比幅度提升了25元,涨幅提升了33%。自第3次饲料价格上涨以来,饲料上涨的节奏越发加快,6月至11月,一个月饲料价格上调一次。
图:第8次饲料价格上涨的商家及调整情况
今年以来,受供需结构变化,玉米价格节节提升,从年初到现在,涨幅接近600元/吨。而豆粕市场则因为新冠疫情影响,进口节奏变化,行情上涨了660元/吨。除此之外,菜粕、棉粕、DDGS、乳清粉等也出现了明显的上涨。
图:近期与年初饲料价格对比
猪饲料价格上涨:
对于价格仍处于高位的生猪养殖业来说,饲料价格的上涨从成本上支撑了猪肉的价格,利润空间虽有压缩,但尚可接受。目前自繁自养生猪利润维持在1500元左右。目前的猪粮比还保持在12:1的高位比例,比正常情况下生猪盈亏平衡的6:1高出一倍。
饲料价格的上涨也从侧面反应出生猪产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截止9月份,我国生猪存栏量达到了3.7亿头,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了3822万头。整体产能已经恢复至2017年的80%以上。生猪数量提升,同时产能恢复加速,综合今年玉米产能受新冠疫情和汛期洪水的双重影响,价格上涨属于情理之中。
禽饲料价格上涨:
禽饲料价格的上涨就不那么乐观了。作为猪肉蛋白的替代品,去年的高价让养禽业看到了红利,年初新冠疫情封锁期对产能造成了破坏,使得上半年闭塞环境下市场预期大幅提升。各养殖端增栏补苗,3、4月份鸡苗价格一度上涨到6.8元/羽。各大场加大补栏,驱动后市供应,以求市场开放。可惜市场需求的下降让禽类养殖业猝不及防,产能过剩严重,如今平均一只鸡赔本0.3元。饲料的上涨,加重了养殖端沉重的压力,可谓雪上加霜。
目前禽肉市场供应依旧保持需求偏紧的状态,大量供应转化为冻品积压,短期内还会处于供大于需的市场局面。不过随着今年一年的逐渐消化,供应端缩减,市场已经处于回暖的路上。资金薄弱的小型养殖端经不起消耗,逐渐清栏退出。
饲料价格的上涨,对养殖端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玉米豆粕等原材料供应的下降使得价格上涨成为了必然的结局。我国正在积极开发进口市场,相继与阿根廷、巴基斯坦、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签订饲料类进口协议拓展供应。相信随着养猪业回归正轨,饲料行业也将逐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