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内新闻 > 详细信息
发布时间:2022/1/4 阅读:1303次 【字体: 】 【背景色 -              
赵德峰:2022《市场未来之我浅见》--社会消费、资本的秉性与脾气

 
 
赵德峰
 
《市场未来之我浅见》
 
  今天说市场之未来其实并不遥远,我们几乎天天都在和市场打交道。过了元旦,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每一个搞养殖的人都象大海中的勇士,他们敢于直面波涛汹涌的疫情和惨淡的经营,尽管还不知道有没有彼岸,也依然在努力中坚持着。即便如此,很多人内心深处还是想听一听未来市场的走势,好调整一下自己的投资方向和生产计划。在关注市场行情和市场走势的时候,我们先把灰犀牛和黑天鹅放出来溜溜,否则想象中的美好也不过是藏满虱子的破棉袄而已。
 
  2022年全世界面临的第一大难题依然是新冠疫情,这是个能致人死亡的“游戏”,中国人不玩不代表其他国家不玩,何况变异株的频繁出现给疫情传播、爆发和流行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目前很多西方国家还都处在新冠疫情的水深火热之中。接下来,我们还面临春运和奥运的问题,这对疫情防控、环保和食品安全都会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当然,我们都希望新冠疫情可防、可控、不反弹,否则整个养殖业真的很难。
 
  新冠疫情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产、交流、交通、旅游和商贸,今年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外防输入”的话题,具体策略将落实在入境人员隔离、检测和防控上,以及冷链进口上,进口猪肉和鸡产品受到更加严格限制,在某种程度上会利好国内畜产品分销。
 
  新冠疫情下,因为粮食危机,全球会有更多的人吃不饱,与之相适应,饲料用粮一定存在和人相争的问题,粮食价格在全球通胀的压力下会居高不下,高价饲料将成为常态。这会导致养殖成本高企,养不好的风险会大幅度提高。病不起、死不起、淘不起都在挤压着养殖端利润和信心,影响着消费端的购买欲。
 
 
 
  不管怎么说,国人对猪肉消费还是情有独钟的,“猪粮安天下”不是一句空话。占比一半以上的猪肉消费严重影响着畜牧业其他产业的结构和健康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禽肉和禽蛋等都要看猪二哥的脸色行事。
 
  从历史和专业的角度来看,非洲猪瘟不是那么好伺候的,安全高效的疫苗也不是说来就来的,甚至是一种奢望。就产业化来讲,中国的猪已经慢慢地被资本控制,集中在几大养猪巨头手中,他们尽管也面临非洲猪瘟的高风险,由于资本力量相对雄厚,他们依然处在流血不流泪的扩张阶段。相比之下,被疫情反复洗劫过的农户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惨淡的经营在高风险、复养困难的情况下让他们变得一贫如洗、负债累累、难以为继,彻底退隐江湖只是迟早的事。随着小、弱、病、残养殖户的陆续退出,规模化养猪还有赌的机会,资本也明白西方不亮东方亮的道理。总的来说,只要非洲猪瘟疫情得不到完全控制,养猪业永远在风雨飘摇之中,与之相适应,毛猪和猪肉行情也就永远跟在疫情后边起伏波动,这个问题进一步波及到整个畜牧业。当然,影响养猪业的疫情也不仅仅是非洲猪瘟,还有其他几个比较严重的病,比如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口蹄疫、猪流行性腹泻、非典型性猪瘟、副猪嗜血杆菌病、猪水肿病等等。
 
  至于禽病,主角依然是流感,不管是高致病性还是低致病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受病毒变异的影响、受候鸟迁徙的影响、受免疫接种的影响、受节假日的影响、受饲养管理的影响,依然很普遍、很严重,常常伴发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式囊炎、盲肠肝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败血支原体、球虫等感染,损失很大。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21年的秋冬季,整个北方区域的禽病(这包括种鸡、肉鸡和蛋鸡的疫情)异常严重,笼养模式的优势也荡然无存,卖小鸡成了“疯景”。这与部分种鸡场出现问题、饲料质量出现问题也密切相关。现在开始到春节前后、虎年春季,防疫形势依然会很严峻。高成本、高风险,却没有高利润。势必影响补栏、续养积极性,势必会波及上游鸡苗销量和价格,源头去产能也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看官方大数据,2022年上半年,猪依然会很多,肉鸡(白羽肉鸡、黄羽肉鸡、肉杂鸡、土鸡)依然很多,鸭子依然很多,蛋鸡依然很多,资本就是这么任性,老板就是这么牛气,源头不控量,整个产业链永远在相对过剩和绝对过剩中动荡。豪赌之下,全是小花、大王、同花顺、炸弹,只要有动荡,都是大波浪,都会有人落马、落水、落伍、落魄,尤其是那些养不好又赔不起的。雇佣制下(也叫职业经理人制度),综合性生物安全工作很复杂,大规模和超大规模养殖场日子更难过。当他们还没从“养不好也赚钱”的美梦中醒来的时候,养殖业已经进入了利润休克期,那就是“养好了也不赚钱”。
 
  关于畜牧产业产能问题,一直是个令人纠结的问题,欲望任性、资本任性,却没有计划性、没有安全性。任性的发展、任性的生产,一旦碰上了消费天花板才发现:消费更任性,供求矛盾积重难返。消费者一旦有主动权、选择权,他们越是在没有钱的时候越是清高、越是冷漠,这才应了那句话“大不了不吃”,有限的钱包专治各种不服啊。
 
  社会消费受多因素影响,比如: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消费欲望、消费能力、消费潜力、消费压力。每一个要素的变动都会给社会消费带来不确定性。当收入不稳定或降低的时候,就会拿出杀手锏“吃不起就不吃,其奈我何?”新冠疫情影响到出口、影响到出行、影响到就业、影响到旅游,最终就是打压了消费。下游消费不行,上游能笑得出来?
 
  资本的秉性是贪婪的,畜牧业集中在资本家手里不是个好事,优势和垄断一旦形成,就会淡化竞争,就苦了打工者、苦了消费者。中国的制度决定了要走共同富裕的路子,不希望、也不允许资本横行,需要共赢、多赢,大场也不要老想着把小、散户吃掉。在某些区域、某些领域,养殖户比养殖场更有活力、更有竞争优势。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也不会让大量的农民失业后去坐冷板凳。
 
  资本的脾气是很大的,从实体经济到互联网经济,我们看到都是大咖、巨头、大佬、首富,这些人都惹不起。人们把资本叫野蛮人,就是因为大家看到了资本的强大和无情的破坏力。就畜牧业来讲,我多次提醒大家“不怕优秀的干掉落后的,就怕有钱的干掉优秀的”。产业要进步,不仅仅是规模化,而是兼顾生产效率和社会效益。
 
  面对日新月异的养殖产业,大家需要认真反思,“模式福利”究竟还有没有?还有多少?还能维持多久?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初肉鸡刚刚开始小规模化养殖的时候,“地养”(地面垫料饲养,国际上的通用模式)就能养出很好的指标,当地养疫病泛滥难以维持时,是“网养”拯救了整个产业,仅仅十年工夫,网养又重蹈地养之覆辙,“笼养”开始掌舵,这还不到十年呢,笼养也开始大面积卖小鸡了。这说明了什么?模式福利在饲养管理面前依然很脆弱,依然不可持续,生物安全的主导和参与者都是人,不只是先进的设备和设施。大家不能因为模式改善就忽略了饲养管理的重要性,人永远是养殖成败的关键要素,先下“工夫”,再下“功夫”,唯有良性循环,才能行稳致远。
 
  长期看,除非新冠疫情也像2003年的非典那样能得到彻底解决,否则对全球、对国家、对生产、对发展、对消费的影响依然是第一重要的因素。尽管全球提高了免疫力度,受新冠病毒变异的影响,不确定因素很多,疫情反反复复,国际消费长期低迷或萎缩的趋势一时难以扭转,还不能确定消费上升的拐点。很多时候,赌的是愿望,这个东西就是自我安慰和欺骗。
 
  不可忽视的极端气候,受全球气候变暖、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各种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发生频繁,严重影响到粮食生产和安全,也严重影响到养殖生产与安全,这都给未来的养殖、市场、消费和行情带来考验。都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关键是靠什么坚持?能力、财力、运气,还是生辰八字?
 
  毫无疑问,危险中一定也有机遇,养殖业事关民生,不可能清零,还需要足够的规模和进一步的升级。谁能笑傲江湖,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都未可知。可以预见的是,只有发展适度规模、有宽松的资本和政策支持、依靠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卓越的经营管理,才能让大家活得更好一些、走得更远一些。(2022.01.01赵德峰随笔)

分享到:
Copyright © 山东好利来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18540号-1     技术支持:立博网络              网站当前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