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内新闻 > 详细信息
发布时间:2019/12/7 阅读:878次 【字体: 】 【背景色 -              
       在肉食鸡(包括817)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采食量低或长时间不增料,一般出现在10~25日龄,这种现象有提前发生的趋势。主要临床表现就是采食量不达标,严重者比标准采食量低30%左右,呼吸道不明显、毛色发暗、有的扎毛、粪便不成形。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表现,死亡率不高,有的鸡群几乎没有死亡。养殖户和一些技术人员采取了各种增食的办法效果不明显。大部分临床技术员认为是腺胃炎的原因,可是用了腺胃炎的药物还是效果不理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剖检症状
  1、肝肿大、颜色加重,肝萎缩、颜色变暗,有的肝出血、肾肿大、心包积液。
  2、腺胃肿大,腺胃粘膜肿胀,充血;肌胃内膜溃疡,坏死。
  3、十二指肠充血、空肠、回肠扁平、肠内没有食物,有的有气、膨大。
  4、胸腺、萎缩、充血、法氏囊萎缩。
  【肉鸡采食量低病因分析】
  一、雏鸡质量问题
  最近鸡苗价格超高,孵化厂对鸡苗质量把控有所降低,雏鸡沙门氏菌(鸡白痢)、大肠杆菌等病菌感染时常出现。
  二、饲养管理问题
  1、温度过高
  禽类羽毛厚且无汗腺,极易受高温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鸡体开始膨胀血管使血液到达鸡冠、髯和脚来加强散热,流经胃肠道的血流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鸡只采食量下降。鸡适宜温度为20~23℃。
  2、通风不良或负压过大
  通风不良或者负压过大,造成鸡舍缺氧,引起鸡精神低迷,采食下降。
  3、密度过大
  4、饲喂次数少,无空槽时间或时间较短。
  三、肝肾功能衰竭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和基层技术人员注重呼吸道疾病以及大肠杆菌的防治,大量使用抗生素,包括一些禁用药品(痢菌净等),这样造成肝肾器官的负担加重,严重的出现肝肿大,肝破裂,肝坏死,肾肿大,肾出血等病变。霉菌是一个较普遍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霉菌毒素的大量沉积,导致肝脏、肾脏坏死。
 
  四、非典型病毒病
  1、病毒性感冒(包括受凉感冒)
  2、非典型新城疫:
  3、隐性法氏囊:
  在养殖过程中隐性法氏囊往往被大家忽略。隐性法氏囊造成鸡长期有呼吸道以及采食量低的情况,如果忽略,往往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现象。
 
  五、小肠球虫、肠毒综合症
  肠毒综合征是球虫与一些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及其他诱发因素引起的多因素肠炎综合征,临床以腹泻、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体重减轻和脱水为特征;  
六、腺肌胃炎
  引起腺肌胃炎的因素很多,包括环境、细菌、新玉米的添加、滑液囊支原体、霉菌等。霉菌毒素导致肝脏、肾脏、胰腺变性坏死,肌胃角质膜糜烂,腺胃、肠黏膜损伤,肠道菌群失调,消化不良、拉稀。滑液囊支原体早期引起腺胃肿胀,导致采食量下降,3周龄后陆续出现瘫鸡,严重影响生产性能。
  七、应激反应
  雏鸡早期饲养过程中存在众多应激危害因素,如接雏、扩群、免疫、换料、密度过大等,应激反应会导致胃肠功能障碍、菌群失调,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
  【防治措施】
  1、选择优质鸡雏,严把开口关。
 恩诺沙星溶液快速清除体内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以及支原体,卫舒清除雏鸡体内霉菌毒素,促进肝脏发育,预防腺胃炎,预防呼吸道,此方案经大量实践应用,可大大提高健雏率。
  2、做好温度与通风的管理
  禁止高温低湿(育雏温度33℃,3天降1℃,逐渐递减),合理通风,不能为了保温而牺牲通风,增加饲喂次数,一次添加量不宜过多,鸡的消化能力较差,吃的过饱,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饲料的利用率。计算每天的用料量,按饲喂次数均分。合理空槽,坚决不允许料上加料。
  3、注意饲料使用
  更换饲料,可能引起消化机能紊乱,造成消化不良、拉稀等,影响肉鸡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
在换料期建议添加常康(1000斤水/袋)+普爽(1500斤水/瓶),调节肠道,促进有益菌的增值,修复肠粘膜,促进肠绒毛的生长。
  4、霉菌毒素的清除以及肝肾的保健
  针对霉菌,我们不光要吸附,还需要清除体内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修复受损肝细胞,恢复肝肾功能。
  可有效清除体内霉菌毒素,促进肝细胞的生长,修复受损肝细胞,保肝护肾,增强肝肾功能。
 
  5、防治腺肌胃炎与肠毒综合症
  腺肌胃炎及肠毒综合症造成鸡胃肠疼痛,消化功能减退,在治疗时必须止疼、抗炎、排除毒素,促进采食。
 
  6、加强饲养管理,减小应激

分享到:
Copyright © 山东好利来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18540号-1     技术支持:立博网络              网站当前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