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内新闻 > 详细信息
发布时间:2021/6/15 阅读:1319次 【字体: 】 【背景色 -              
      随着新型一代消费者的崛起,他们也更愿意尝试新的产品消费,并不断与国际接轨,那么我国的鸡蛋产品消费会不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果消费发生变化,蛋品生产企业仅仅是迎合消费需求还是能为消费开辟出更多的产品选择?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技术支撑?
 
  在6月8日由《国际家禽》、《蛋品世界》杂志主办的“探寻蛋品未来发展之路”在线会议中,IEC(世界蛋品协会)营销委员会主席Christoffer Ernst、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杨严俊分别分享了各自对蛋品业发展的官方解读和创新思维。
 
  食品安全永不过时
 
 
 
IEC(世界蛋品协会)营销委员会主席  Christoffer Ernst
 
  蛋制品加工的历史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1870年末期的全蛋干燥;对于中国而言,蛋制品的主要发展期是在20世纪初,如1910年上海生产的冰蛋品和蛋粉出口到其他国家;据1919年数据统计显示,在中国就有100家蛋制品工厂,并由中国蛋制品有限公司在蛋制品产业占主导地位;以及,在1920年,中国的蛋粉生产商还发明了在干燥蛋白液前进行脱糖处理等的先进技术。然而,据统计,目前我国仅有23家蛋制品生产企业;虽然企业规模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生产企业数量的减少仍是中国蛋制品发展与国际悬殊的一个重要体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与时代环境、消费观念等因素相关,食品安全也是主要的因素之一。
 
  Christoffer说到:“值得一提的是,在1997年成立的陕西天斗蛋业有限公司(第一家中丹合资蛋制品企业)即使当时经营状况良好,但它也只存在了5年。究其原因,是因为天斗蛋业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出口国包括日本和欧洲等国家,但在2002年因为国际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国际上对进口的蛋制品的食品安全要求大大提高,从而导致天斗蛋业产品的出口受限,最终经营中断。”
 
  而且,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的变化,不仅监管部门对食品卫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对产品的食品安全和可追溯性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此外,消费者亦更关注蛋制品的新鲜度和功能性,他们更愿意购买新鲜的、高附加值的蛋制品。因此,蛋制品生产商不仅需要采用先进的设备生产出新鲜、安全的产品,还应加大产品开发、增加产品的多样性,以此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增多的消费需求。如,蛋制品生产中的RF 射频技术,采用低温巴式杀菌,既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又能提高产品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能帮助生产商能源、水、化学试剂、待机时间和水处理等方面的成本。
 
 
 
  以及,根据当前的消费趋势和蛋制品的安全特性、功能特性等方面的优势,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蛋制品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蛋制品在蛋品中的市场占比将达到30%,和美国、欧盟等国家保持一致。那么,按照当前数据计算我们可以得出,未来中国将有332 家蛋品加工厂,每年将有1000亿枚鸡蛋用于蛋制品生产。
 
  产业携手加大精深蛋品研发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杨严俊
 
  杨严俊在《蛋品精深加工发展现状与展望》报告中表示:“鸡蛋作为日常消耗品,其营养价值被大大低估;而且,鸡蛋和牛奶营养价值对比结果显示,鸡蛋氨基酸组成更符合人体需求、认知度和普及度更高、经济和环境效益更好。但是我国蛋品加工水平相对滞后,鸡蛋消费仍以鲜蛋以及皮蛋、咸蛋等传统蛋制品为主;而且,初级加工制品也仅用作食品工业基料,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产品核心竞争力。”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产业对鸡蛋产品研究不断的加深,以及消费者愈来愈多的消费诉求,更多深加工的鸡蛋产品被我们所生产出来,给蛋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如:
 
  溶菌酶:婴儿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抗菌蛋白,可增强免疫,提高抗感染能力,预防消化器官疾病;可作营养强化剂应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也可用于抗菌素行业。
 
 
 
  卵转铁蛋白:作为乳铁蛋白替代原料应用于婴幼儿、孕产妇奶粉、补铁的营养品、复合饮料及蛋白质补品等产品。
 
  卵磷脂:有利于改善人体的多种机能,对儿童而言,用于儿童助生长特殊营养膳食,作为DHA营养佐剂,促进大脑发育。
 
  此外,还有速溶蛋白粉、免疫球蛋白、白蛋白肽、蛋黄多肽和壳膜多肽等多种蛋源营养因子分离提取与应用产品,均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
 
  然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我国的蛋品深加工仍面临着以下难题: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工艺操作复杂、费用高,或者营养和活性功能成分的回收率和纯度低等问题;研究集中在单一活性功能成分的制备技术,尚无多种蛋制品组分的联产提取技术;蛋品营养与功能成分的研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市场上相关产品种类还较少。
 
  对此,我国蛋品业全产业链应共同努力,不断去解决研发技术难题、开发高值化的终端产品,并促使相关产品标准化的形成,以此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

分享到:
Copyright © 山东好利来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18540号-1     技术支持:立博网络              网站当前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