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份禽病预警报告,7月禽病防控重点
一、平台禽病诊断情况分析
1、近三个月平台确诊疾病发生比例
说明:近3个月滑液囊支原体病、禽流感H9、传染性支气管炎疾病、鸡毒支原体四种疾病的发生比例居高不下,说明这四种疾病是当前重点流行疾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滑液囊支原体和鸡毒支原体作为支原体的两个代表,对鸡群的影响较大。
禽流感H9和传支疾病发生比例也较高,与不同毒株的流行有关。传染性贫血和腺病毒病发生比例有所升高。
2、本月三类疾病发生比例
说明:免疫控制性疾病的发病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比例,环境条件性疾病的发生比例有所提升。进入6月份,气温升高,湿度加大,各种环境条件性疾病的发生比例有所提升。需要加强环境条件性疾病的控制,提示在做好免疫控制性疾病的同时,需要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减少环境条件性疾病的发生。
3、本月确诊禽病发生比例
说明:
(1)发生比例较高的前四名的疾病为禽流感H9、滑液囊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毒支原体病;禽流感H9、和两种支原体病的发生与鸡群体质存在着较大的关系,提升我们要加强饲养管理。
(2)三类疾病防控重点:垂直传播性疾病重点防控仍为滑液囊支原体疾病和鸡毒支原体、免疫控制性疾病为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H9、环境条件性疾病为鸡传染性贫血和腺病毒造成的疾病。
二、7月份禽病防控重点
1、当前流行疾病的防控
(1)禽流感H9的防控
禽流感H9的发病比例维持较高。首先今年的气温变化幅度偏大,气温忽冷忽热,对鸡群的体质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禽流感H9的传播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当前气候变化的较快,造成鸡群条件性疾病的发生,给禽流感H9的发生提供了便利。再次禽流感H9的各地毒株不同,存在抗原的一些飘移,造成部分毒株的变化。
要防控好禽流感H9,首先做好免疫工作,保证毒株的准确,做好当地流行毒株选择,并且按照免疫程序以及抗体水平及时的进行免疫,保证鸡群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其次要做好生物安全,做好外来人员、物品、车辆的隔离和消毒工作,减少病毒传入的机率;第三,做好鸡群的饲养管理,避免鸡群出现条件性疾病,影响鸡群体质。
(2)滑液囊支原体的防控
滑液囊支原体病发生比例较高,全国各地区均有发生。支原体的防控要依托综合性防控措施。
首先选择好的种源、选择支原体控制较好的厂家进雏。其次控制好环境,做到全进全出,空场管理,避免鸡群的批次间传播;控制人员、车辆、物品和动物的消毒,切断外部传入。再次,提升鸡群体质,避免条件性疾病的发生,例如呼吸道疾病等疾病。第四,科学合理的用药,选择敏感性药物,合理选择预防和治疗的疗程、时机。
(3)鸡传染性支气管的防控
传染性支气管炎疾病的发生比例近几个月处于较高状态,由于传支的临床症状表现有滞后性的特点,处于150-180天之间才会明显的表现出传支症状,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传染性支气管炎疾病是一种环境条件性免疫控制性疾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A、首先做好免疫,保证7个准确,保证每只鸡的免疫效果。
B、温度管理:传支的早期感染会对鸡群造成较大的损失,一般伴随着温度的不稳定发生,所以在育雏期要严格保证温度的稳定,严格执行脱温程序,合理使用供暖设备,保证舍内环境稳定,鸡群适宜。
C、空场管理:发生传支的场区需要进行彻底的空场管理,以避免疾病的批次间传播。
(4)鸡毒支原体的防控
鸡毒支原体属于环境常在菌,控制鸡毒支原体的感染,首先要控制好其它呼吸道疾病的防控例如H9、传支这类疾病的感染,其次要做好鸡群的通风管理,合理的通风,避免鸡群的呼吸道粘膜受损;
进入夏季,在防暑降温的过程中,要做好通风模式的转换,以及水帘的使用效果的评估,及时的调整通风模式,避免呼吸道疾病发生。
2、7月份预计流行疾病防控
(1)市场流行疾病中滑液囊支原体仍会处于高发的趋势。滑液囊支原体疾病的防控要依托综合性的防控措施进行,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才能彻底的防控好该病。
(2)进入7月,气温上升较快,各种由于水帘使用造成的疾病发生比例会有所升高,同时由于高温高湿的气候的存在,鸡群受霉变饲料的影响的机率也会增加。提示我们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同时,要关注鸡群的肠道健康管理,避免肠炎等环境条件性疾病的发生。
(3)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蚊虫滋生繁殖,需要做好防虫的工作。避免由于蚊蝇传播造成的疾病的发生,例如鸡痘的发生以及南方白冠病的发生等。
(4)虽然进入了夏季,气温较高,但是免疫控制性疾病的防控仍不可松懈,免疫控制性疾病是养殖全过程需要关注的疾病,及时的监测抗体,及时的补免以确保鸡群的均匀有效抗体。
三、重大禽病疫病信息
禽流感发病情况
该数据源自政府发布,本平台仅做转载传播。